增强贯彻落实自觉性 更好发挥职业教育作用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增强思想自觉、实践自觉、价值自觉、斗争自觉,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把二十大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行动,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贡献职教力量。
增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的思想自觉
高校是青年群体最为集中的地方,青年学生思想最活跃、感受最敏锐、行动最坚决,我们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品德;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领会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意、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各环节全过程,推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把学校建设成为党组织最放心、群众最期待、学生最喜欢的坚强阵地。
增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的实践自觉
创新发展是激发职业教育活力、牵引职业教育的动力,协调发展是统筹职业教育资源、推动职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是职业教育打响品牌、扩大影响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是职业教育汇聚多元主体力量的必然结果。建设现代化三门峡既需要科技领军人才,更离不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我们要善于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推动人才链、教育链、资金链、创新链实现集成创新,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
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自觉
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其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中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三门峡市在“三次创业”中要通过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人才红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更有效率、更加集约、更可持续。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学生成长长才为根本,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多主体育人作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积累助力 三门峡市高质量发展。
增强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斗争自觉
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我们既要培养青年学生制造“中国芯”的技能,更要坚定青年学生坚守 “中国心”的情操,练就分辨是非曲直的慧眼,保持“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民族大义面前绝不让步,把强国心、兴国志、报国情熔铸到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具体行动中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立心,弘扬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砥柱精神、大坝精神,远离“低级红”“高级黑”,唱响“强国有我”“复兴在我”的时代主旋律,汇聚起建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校领导 薛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