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2022年5月19日,三门峡日报报道优秀教师张娟先进事迹。
报道链接:http://szb.ismx.cn/smxrb/html/2022-05/19/content_746774.htm?div=-1


报道全文:
锤炼精湛技能 点亮精彩人生
——记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师张娟
2021年9月的一项赛事,让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交通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师张娟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其双创项目《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安全预警系统》荣获第二届河南省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之前,该项目曾先后获得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二等奖、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中原赛区一等奖等奖项,并成为河南省唯一一个也是第一个进入国家级比赛的项目。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她所在的新能源汽车教研室获得三门峡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张娟,女,今年37岁,中共党员,工程师、技师、高级汽车修理工,毕业于长安大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多年来,她执着于汽车专业教学,先后发明汽车多功能座椅、汽车烟灰缸等18项专利,多次获得该学院“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文明教工”等称号。
2019年9月,从国内一家合资汽车研发中心走出来的张娟投身职业教育,立志把十余年所掌握的技能和实践经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真技术、掌握真技能。为此,她立足本专业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以“评车说车”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各方面原因,职业院校学生对理论性知识不感兴趣,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而汽车专业的专业理论课比较抽象,尤其是汽车电控技术更加抽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张娟抓住学生喜欢新事物、喜欢车的心理,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车型展开评论,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配合详细而生动的讲解,使课堂效果更加直观,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汽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过程中,她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通过播放动画、视频以及运用汽车仿真教学软件,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汽车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提高了学生们的感性认识,也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有效提高了学生们对汽车专业课兴趣。
职业教育不同于高等院校里的研究型教育,是一种强调实践操作的技能型教育形式,而新能源汽车技术又是一门知识更新迭代很快的专业。张娟深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教教师,不仅要持续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库,还要掌握好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更要具备娴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此,她不断学习最新前沿知识技术,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提升实践经验,她利用假期,参加省里的“双师”培训,带领学生深入一线,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回来后再反复咀嚼吸收,融入日常教学实践,专业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作为新能源汽车教研室的管理者,张娟紧扣教学实践开展教研活动,经常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和观摩学习示范课,和其他教师共同学习新能源领域新发展趋势等专业信息。在她的带领下,该校新能源汽车教研室以“先提高教师,再提高学生”为理念,授课质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持续提升。张娟的双创项目《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安全预警系统》,解决了危险品运输车辆存在的制动安全隐患,填补了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制动监测空白;她申报的8项专利中的《基于多传感技术的危险品运输车危险状态预警系统》已获得授权书;其同事闫强的研究项目《空气鞭炮》获得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中原赛区三等奖、牛青青的专业课《车窗防爆太阳膜装饰》在三门峡市优质课教学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崔欢欢老师2021年获得市级“青年教师标兵”称号。
实践出真知,人人皆成才。职业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是基础性、典型性、单一性和稳定性的,与工作后的专业实践的多样性、复杂性、综合性和多变性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张娟有着数十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深知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人才。教学中,她坚持“工学相长、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积极对学生进行职业认知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准确清晰全面地了解职业的基本内容、薪酬待遇、发展前景,让学生在就业时作出正确的判断,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据了解,该学院交通学院首届高职毕业生——2019级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班就业率高达97%。
2022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对职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娟说:“木体实而花萼振,技能强则国家兴,我们要以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为建设技能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此,我愿将自己的满腔青春热血,化成和暖的春风细雨,浸洒在自己深爱的育人土壤中,用实际行动书写最美职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