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陌上花开时
陌上花开,有个动人的故事。
吴越王钱镠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乡里出了名的贤淑之女,后来成了一国之母,却还是解不开乡土情节,丢不开父母乡亲,年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看望并侍奉双亲。钱镠也是一个性情中人,戴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带信给她:或是思念、或是问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那一年,戴妃又回了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出门,却见西湖堤岸已是桃红柳绿,万紫千红,想到与夫人已是多日不见,不免又生出几分思念,便提笔写上一封书信,其中有这么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虽只九个字,但平实温馨,情愫深重,让戴妃当即落下两行珠泪。
春风送暖的时节,在这个风景怡人的美丽校园,让我和水墨无限牵挂的,最是那小桥湖畔,迎春花开。
早几天,水墨就说,迎春花开了。
是啊,迎春花开了。尽管手头有忙不完的活儿,仿佛千条链万把锁,总能把你牢牢缚住。但心里总有一大簇迎春花在灼灼怒放,轻声呼唤。钱镠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这美丽的邀约,我们何日赴会?
盼了又盼,想了又想,瞅了个小空儿,终于和水墨约上,携手向西,真担心此去已晚,会误了今年的第一抹春光。
还好,今年春寒,花开当时。或许是花形太小,花色不浓,远看并不壮观绚烂,只是淡淡的一抹黄晕,在学院湖泊两岸铺展绵延。沿着花丛缓缓西行,还有很多含苞待放的,仿佛尚未采摘的枸杞,明亮红艳,一串一串,挂在枝条上,等待春风来唤醒。“一花独放不是春”,这话用在迎春花上正合适。单朵的迎春花实在不起眼,微若星辰,楚楚可怜,但一朵朵,一枝枝,一片片,连缀起来,却成了这初春里最动人的风景,呼朋引伴,挨挨挤挤,像一把把琴弓,拉奏欢快的旋律;仿佛轻盈的脚步,在春风中踏歌起舞。这并不高贵的草花,寂寞地生长,热烈地开放,第一个打破冬的沉寂,向我们师生报告春的消息。
走累了,找一处花丛坐下,沐浴徐徐春风,背倚灿烂春光,聊几句闲话,话几句家常,以坦诚相见,成肝胆之交。想起苏轼曾在《记承天寺夜游》曾写到,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刻,与我为伴者,“闲人”水墨。
陌上花开时,与你缓缓归。
(作者:张艳丽 公共教学部)
(二)与君缓缓归
陌上花开时,与君缓缓归。
去年,我和静水曾共同去赏了一次迎春花。回来后,静水还写了一篇美丽的文字,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记忆最深的是文字结尾的这么一句话:“陌上花开时,与君缓缓归。”
今年,还是春寒料峭时,我们就开始惦记学院湖畔的迎春花了。偶尔路过,我总要跑过去看看,回来也不忘向静水汇报:迎春花含苞了,迎春花开了一点儿,迎春花开成一片了------就这么数着盼着,过了一个月,终于等到她们大部分已经绽开笑颜,在春风里起舞了。于是,草长莺飞的初春,浮生偷闲的下午,我和静水再次约好,课后一起去看迎春花开。
路上,两人边走边聊,很自然地回忆起去年看花的情景。想起那时,也是这样的午后,也是这么的两个人,就连静水的文章也都仿佛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儿,一切恍如昨日,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点什么就送走了一年的时光。
穿过操场,经过小桥,说话间就到了。刚走到湖畔,就看到金灿灿的迎春花已经在含笑等候,仿佛《诗经》里那个俟我于城隅的静女,等待着自己姗姗来迟的恋人。这是学院最早绽放的风景,尽管有将近一半的花蕾仍含苞待放,但放眼望去,整个湖畔都已经被她们装点成了一派壮丽的金黄。惊蛰已近,乍暖还寒,这一派金黄,显得那么耀眼,那么璀璨。诗人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可我却觉得,在这煦暖的春光,醉人的夕阳里,与好友相伴,一起漫步这金色的花丛,才是最好的去处!若不是日暮催人,班车待发,倒真有些流连忘返了。
回去的路上,忽然想起朋友赠我的诗句来:“水墨溢香笑迎春,陌上烟柳少年心。何时花开桃千树?与君同做赏花人。”是啊,明年此时,仍愿与君一起静候花开,缓缓而归。
(作者:赵江玲 教育与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