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十来岁,最痴迷的是看电影。大队总是很长时间在某天晚上才放映一次。虽然是露天电影,因为人多,为了有个好位置,我们小孩都早早带着板凳或者石头、砖头占位置,有的去晚了,就站在自带的高椅子长板凳上,还有的男孩骑在墙上或爬到树上。播放中,经常要等很久才能从外村取回轮流播放的电影胶片,有时候中途突然停电,我们困得不得了,就趴在大人的膝盖上慢慢等,也不让大人提前走,生怕错过了。如果哪一天听邻居说外村要放电影,我因父母年龄大,白天干一天农活累,晚上没有精力去,就给父母说,央求他们给邻居年轻的叔叔阿姨或者哥哥姐姐打个招呼,让他们带着我。于是,经常晚上跟着邻居翻沟越岭,一路小跑到十里八乡的山根村镇去看电影。只要能看上电影,就觉得跟过年一样快乐。
那时候,《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大浪淘沙》、《闪闪的红星》,《红色娘子军》、《英雄儿女》,《侦察兵》、《渡江侦察记》,《洪湖赤卫队》、《智取华山》等等革命英雄主义题材的影片,又多又好看。那些战斗片,我们胜利打胜仗,开心又过瘾。影片中革命遇到困难,形势低迷艰难的时候,英雄牺牲的时候,我们也跟着揪心难过悲伤痛哭。我们看电影,首先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咱们的人,谁是敌人,首先站稳革命立场。我们最痛恨的是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美国纸老虎,痛恨那些叛徒汉奸卖国贼。这些影片,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我们就是在这些电影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历史,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的历史。电影中一个个英雄人物,就是我们崇拜的英雄偶像。看一次电影,我们常常要幸福地谈论一两个月。我们还模仿电影里面的情节,拿着道具,背着台词,表演着电影动作,像剧中英雄一样沉浸在故事当中英勇战斗。
记得看了《闪闪的红星》,聪明勇敢的潘冬子和那颗闪闪的红星就成为我们仰慕的对象。我们让妈妈在自己的书包上用红线绣一个红色的五角星。闪闪的红星成为我们追求革命理想的表白和象征。我们把书包上的红星看得格外珍贵。有的男生如果从哪个当兵的亲戚那里找来一个军人的红五星别在帽檐上,那就更神气得不得了,我们都要羡慕很久呢。
看了《英雄儿女》,血战最后孤身一人的英雄王成,身背报话机,面对黑压压进攻上来的美国鬼子,手握爆破筒,跳出战壕,高声大喊“我是王成,我是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向我开炮!",英勇无畏扑向敌群,和敌人同归于尽,真是气贯长虹,惊天地泣鬼神,英雄壮举让我们非常震撼。直到现在,听到《英雄赞歌》的歌词“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两脚熊熊踏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一声吼叫炮声隆,翻江倒海天地崩”,我的眼前就浮现出英雄王成的光辉形象。
感谢这些影片,是我少年时代最好的党史、中国革命史启蒙教材,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是我最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这些影片,我知道了新中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是千千万万优秀中华儿女和无数志士仁人、革命先烈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献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热爱英雄,敬重英雄,学英雄,做英雄的朴素情感,从小便得到培养。我常常随着电影情节和那些人物命运,或悲或喜,或眼泪长流或开怀大笑。拥护共产党,热爱新中国,像那些革命英雄一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为了理想,战天斗地,顽强拼搏,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就是我最纯真的意念。感谢那些电影,陪伴我度过美好的少年时代,给予我无穷的精神力量,让我从小就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萌芽。赤胆忠心,勇敢顽强,机智灵活,拼搏斗争,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热爱祖国,报效祖国,革命理想大如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像种子一样植入我的心田,成为我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今天,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高瞻远瞩恰逢其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如何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在少年儿童、在青年学生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英雄主义情感,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回望儿时的经历,重温那些老电影,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历历在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铭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沿着革命英雄前进的足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前进,前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