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生辉,信息安全学院积极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从防电信诈骗宣传,到黄河廊道环保行动,再到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同学们用汗水与热情,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25年3月6日,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组织近20名志愿者在学校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形式将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红成为筑牢全民防线的坚实力量。
"志愿红"遇见"反诈蓝"
由二十余名志愿者组成的反诈宣传队,根据校园布局和学生放学规律,兵分两路迅速行动起来。第一队志愿者整齐地驻守在教学楼门口,待放学铃声响起,人流如潮水般涌出时,他们便微笑着将精心准备的反诈手册递到每一位同学手中。在递出手册的同时,志愿者们还会用“刷单返利别轻信,守住钱包才安心”等简洁语言,点明反诈的关键要点,提醒学生提高警惕。

另一队志愿者则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从操场到食堂,从走廊到自习室,把反诈宣传单页送到同学们手上,力争将反诈知识覆盖到校园的每一处。面对围拢过来好奇提问的同学,志愿者们拿出案例资料,结合校园里曾发生的真实诈骗事件,详细讲解网络刷单、冒充客服退款、游戏账号交易等常见诈骗套路,帮助大家梳理诈骗分子的行骗逻辑,告诉同学们如何在遇到可疑情况时,第一时间保持警惕,运用所学知识巧妙应对。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深有感触地表示,此次反诈宣传活动不仅让他们切身领悟到雷锋精神中“守护他人”的责任担当,更在一次次拆解骗局、普及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用善意织就防诈安全网的深远意义。当看到同学们从半信半疑到主动下载反诈APP,从随手接过手册到认真追问案例细节,那份被信任的成就感与助人避坑的踏实感,正是志愿服务最珍贵的回馈。
净享公共措施,点亮志愿微光
信息安全学院在2025年3月12日组织10余名志愿者沿黄廊举办了“净享公共措施,点亮志愿微光”志愿活动。
志愿者们两两一组,拿着扫帚,沿着步道仔细清扫落叶,为防止落叶被风吹散,他们默契配合,一人清扫,一人收集。遇到顽固的污渍,志愿者们便蹲下身子,用刷子一点点地清理。还有一些志愿者手持垃圾夹,专注地搜寻草丛、石缝中的烟头、纸屑等垃圾。尽管这些垃圾不易被发现,但志愿者们没有丝毫懈怠,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

此次“净享公共措施,点亮志愿微光”志愿活动,不仅改善了黄河廊道的环境卫生,更带动了周边市民对环保的关注与参与。信息安全学院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雷锋精神,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学院将继续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为打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清隐患,筑防线
三月中旬,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组织30余名志愿者开展"清隐患·筑防线"专项行动。志愿者们从细微处着手,通过讲解床帘安全风险、帮助同学拆除隐患床帘、普及消防技能等增强同学们的校园安全防护意识。志愿者们的雷锋精神落实在行动中,更让雷锋精神在红马甲中焕发出新生。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雷锋”。当我们赞叹春天的第一朵花开时,别忘了自己也可以成为温暖他人的光源;当我们感慨时代需要英雄时,更要看到平凡善举汇聚的星河。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日常小事做起,一个微笑,一次让座,一句简单问候,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汇聚成力量,在三月的篇章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雷锋故事”。
志愿服务并非三月限定,而是一项需要长期践行的使命。在本次雷锋月,学院组织的反诈宣传、廊道清扫、宿舍隐患排查等活动,不仅为社会和校园带来积极变化,更在志愿者心中播下责任的种子。未来,学院将搭建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以活动中的志愿者为引领,分享志愿经历,带动更多同学投身其中。无论是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参与生态环保,还是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学院都会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以一人微光汇聚一群星河,让志愿服务的火种在学院、在社会形成燎原之势,温暖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