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学院
志愿暖人心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农村地区的群众由于信息相对闭塞,防诈骗意识较为薄弱,成为了诈骗分子的潜在目标。为了提高乡村居民的反诈意识,守护他们的财产安全,近日,信息安全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行动,深入乡村开展反诈知识宣传活动,并通过发放反诈手册,为乡村反诈防线添砖加瓦。
活动筹备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收集各类诈骗案例资料,从常见的网络诈骗、电话诈骗,到新型的养老诈骗、兼职诈骗等,进行了详细分类整理。同时,将这些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图片相结合。手册内容不仅涵盖了诈骗手段的解析,还包括了实用的防骗小贴士和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方法,确保村民们能够轻松理解并掌握反诈知识。
走进乡村,志愿者们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到村庄的各个角落。他们热情地向村民们发放反诈手册,耐心地为大家讲解其中的内容。在村子的广场上,志愿者们设立了宣传点,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驻足。面对村民们的各种疑问,志愿者们一一给予详细解答。有的村民对网络诈骗中涉及的一些专业术语不太理解,志愿者们就用大白话进行解释,直到村民们完全明白。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志愿者们更是格外用心,放慢语速,反复强调重点内容,还结合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述,让老人们深刻认识到诈骗的严重性。
除了在广场宣传,志愿者们还沿着乡间小路,走进村民的家中。他们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像拉家常一样,分享反诈知识。在一户村民家中,志愿者们发现老人独自在家,且对手机上收到的一些信息存在疑惑。志愿者们立即帮助老人查看手机信息,识别出其中的诈骗短信,并借机向老人普及了如何防范短信诈骗的方法。老人听后,恍然大悟,对志愿者们的帮助连声道谢。
为了丰富乡亲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志愿者们还带来了信息安全学院主办的创意人生报。他们走进村民的家中,热情地将一份份承载着学校风貌、学术成果、校园故事以及各类实用知识的报纸递到村民手中。在发放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报纸中的精彩内容,对于村民们提出的关于学校教育理念、招生政策、特色专业等方面的疑问,都给予了详细且专业的解答。使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文化魅力与青春活力,也让本次志愿服务活动在知识传播与情感交流的交融中实现了意义的升华。
大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乡村反诈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他们的足迹遍布乡村的大街小巷,将反诈知识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在乡村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青春之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反诈防线将越来越坚固,村民们的财产安全也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