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工作重要讲话暨中央、省、市 重要会议精神要点
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河南农业农村工作重点要抓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生产是河南的一大优势,也是河南的一张王牌。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突破粮食生产瓶颈,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
3.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努力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向创新要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出路,向创新要效益。
4.在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重点、弥补短板、强化弱项,加强交通、信息、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纽带,推动局部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要把培育产业放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首位,注重解决进城农民就业问题。
6.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过程中多次指出,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勉励河南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战略目标迈进。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关键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
9.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同志“三股劲”的概括是指: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的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意识,使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13.2017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指出,要深化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内金融和产能等合作,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
14.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殷殷嘱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
15.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16.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1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1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2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
21.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
22.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2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24.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也是决定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
2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境三年整治行动,推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草系统治理。
27.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
2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要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2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创新投入方式,调动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把每一个农村党支部都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3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3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3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行“枫桥经验”,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3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农民和集体的关系、农民和市民的关系,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3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
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赋于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3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38.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与总书记2014年视察指导河南和全国两会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重大要求相互贯通,是推动河南发展的科学指引、做好河南工作的根本遵循。
39.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打好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40.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着力打好“四张牌”,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41.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要求,牢记总书记重托,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42.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的重大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
43.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好民生工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44.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要求,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起来,努力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
45.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充分认识保护黄河、治理黄河的重大意义,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46.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要求,担负起开展好主题教育、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责任,担负起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负起发展老区、造福老区人民的责任。
47.挺起先进制造业这个脊梁,强化基础能力这个支撑,用好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巩固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打造中原文化这个名片,抓住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奋勇争先。
48.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49.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50.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51.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52.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53.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54.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55.以实施“四大行动”为抓手,强化源头治理,铁心、铁面、铁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森林河南,让绿满中原成为河南的新标识。
56.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乡村,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做好以党的建设为根本的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河南实践,抓住重大潜在机遇弥补高质量发展短板。
57.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的第一站就是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58.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59.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
60.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传承革命精神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把先辈们的英雄故事讲给大家听,讲给年青一代听,激励人们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61.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62.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针对如何开展好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明确提出“四个注重”,即注重分类指导,注重减轻基层负担,注重开门抓教育,注重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切实把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63.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的“四个着力”是什么?
答:着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
64.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河南着力打好哪“四张牌”?
答: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6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县域治理“三起来”是指什么?
答: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6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乡镇工作“三结合”是指什么?
答: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6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办公厅回访河南的调研报告上作出的重要批示的内容是什么?
答:河南各级党组织要把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保持下去,强化管党治党意识,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基层干部带领群众致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上下功夫,下力气解决污染政治生态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规律,形成从严治党的长效机制。
68.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就河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一是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二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是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四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五是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六是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