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
1.市委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2019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加快高质量发展,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在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贡献强劲三门峡力量。
2.聚焦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突出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科教兴市、文化名市、民生福市、依法治市。
3.实践中,突出“四强化”:强化“补短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更足。强化“扬优势”,着力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强化“增活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后劲。强化“添动力”,蓄积强大发展势能。
4.强化攻坚意识、一鼓作气,通过深入精准施策、深化产业扶贫、完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完全胜利。
5.通过突出抓好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网上舆情及时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6.完善落实“1+8”系列人才政策,加快引进创新人才团队。
7.加快建设以白天鹅为主要元素、集“产学研游展”为一体的中国摄影艺术城,打造全国摄影文化产业重地。
8.“四馆五中心”指的是展览馆、图书馆、金像艺术馆、美术馆,大数据中心、市民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传媒中心、游客服务中心。
9.要坚定先进制造业发展目标,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力“三大改造”,培育更多“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
10.要聚力实现“四链同构”,着力在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创新链、完善政策链上下功夫,围绕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一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11.集中力量实施国家级生态公园、黄河生态带湿地群、三门峡大坝干部教育学院、沿黄生态旅游路、黄河文化带等“一园一群一院一路一带”文旅项目,切实打造5A级国家湿地公园,力争今年高起点实现突破。
12.认真对标上海、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以数字化治理为支撑,实现政务环境再造。
13.要持续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能在网上办理的事项坚决在网上办理,努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企业少跑腿”;全力做优“一窗办成”,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功能,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多门”变“一门”,让企业的办事过程成为愉快的体验,让政务服务场所成为展示政府部门良好形象的窗口。
14.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到“亲”有尺度、“清”有规范,切实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确保“不该管的不管”“该管的要管好”。
15.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转移示范区是国家批复的十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之一。
16.要坚持把开放平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年内建成河南自贸区三门峡联动创新区,与西安深入开展自贸区联动创建,共享自贸区制度红利。
17.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要坚定深化改革,以建好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和开放平台为支撑,不断深化内外联动、强化创新驱动,让三门峡发展的颜值更高、筋骨更壮。
18.要下“硬功夫”,出“杀手锏”,把整治衙门作风作为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的专项行动,多管齐下根治歪风邪气,对责任不履行、承诺不兑现、任务不落实的,从严问责、从重处分,以纪律威慑倒逼作风转变、推动任务落实。
19.市委、市政府决定把2020年确定为“项目建设突破年”,在全市深化 “比谋划看储备、比招引看投资、比开工看进度、比服务看实效”,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点评、半年一观摩、全年总评价制度,切实营造全员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20.市县两级党委要试行“一号课题”制度,每年确定1—3个重点调研课题,由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课题组组长,针对涉及面广、硬骨头的重大改革、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抓思路抓调研做到精准施策,抓推进抓落实确保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