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学校首页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1年3月份学习内容

作者:   时间:2021-03-08   点击数: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三门峡技师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1年3月份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集中学习

学习时间:202135

学习地点:学院308会议室

主持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学院党委书记 贾辉

参会成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

学习内容:1、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4、《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一、政府工作报告要点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一)去年工作回顾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

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

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

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

(三)今年主要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

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四)今年部分重点工作

财政:今年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

减税: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降费:中小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

消费: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创新: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乡村振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开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

环保: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

教育: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

医保: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

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

文体: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港澳台:完善特别行政区同宪法和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二、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31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要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就必须持之以恒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同时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仍面临着许多难关和挑战。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习近平强调,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对党忠诚,必须一心一意、一以贯之,必须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理论联系实际,前提是学懂弄通理论、掌握思想真谛。要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样才能真正立得稳、行得远。

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要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

习近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开展自我批评,根本动力来自党性,来自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习近平强调,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要增强底线思维,定期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要善于经一事长一智,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

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一点都不能少,必须坚持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情。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习近平强调,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习近平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决心,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该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科学有效。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中国特色。

(三)改革目标。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2.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3.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

(二)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

5.完善幼儿园评价。

6.改进中小学校评价。

7.健全职业学校评价。

8.改进高等学校评价。

(三)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9.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

10.突出教育教学实绩。

11.强化一线学生工作。

12.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

13.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

(四)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4.树立科学成才观念。

15.完善德育评价。

16.强化体育评价。

17.改进美育评价。

18.加强劳动教育评价。

19.严格学业标准。

20.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五)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21.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22.促进人岗相适。

三、组织实施

落实改革责任。加强专业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宣传统战部

学校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 邮政编码:472000

豫ICP备17023220号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