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即将吹开大学扉页,你是否好奇——那些与你同专业的学长学姐,如何在校园里积蓄力量,又如何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今天,两位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将用亲身经历,为你铺展一条“知识奠基-实践突围-职业绽放”的成长路径。
一、李琳峰:从课堂到市场,知识是破局的“金钥匙”
2022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常州明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西北大区业务

校园深耕:扎稳专业马步
“汽车机械基础课上拆解发动机的每个零件,在新能源汽车实训室反复调试电路,汽车制图课上绘制的每一张原理图——这些看似枯燥的积累,后来都成了我和客户谈技术方案时的底气。”他特别提到,《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中的仿真实训,让他提前掌握了电池故障排查的核心技能,这在入职洛阳天德新能源做销售助理时,成为说服客户的关键优势。
职场跃迁:用知识撬动市场
从区域销售助理到独立负责西北大区业务,他的成长密码藏在“知识+实践”的融合里。在开发青海市场时,他用课堂所学的电池和储能知识,为当地光伏储能项目定制解决方案,最终推动区域开发量超额完成30%;
面对客户对新能源行业的疑问,他能用专业的知识分析,用数据拆解技术优势,将专业术语转化为市场语言。“母校教会我的不仅是公式和原理,更是‘用专业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别的销售还在拼酒量时,我靠技术方案拿下了订单。”
二、龚如意:实习是职场的“提前预习”,主动是成长的“加速键”
2023届毕业生|现就职于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在校实践:把课堂搬进“战场”
“大二时我就跟着老师参与了汽车维护项目训练,第一次在真实场景中排查汽车故障时,手都是抖的。”他建议新生抓住《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实训》等实践课,主动申请成为老师的项目助手;加入学校的各类社团,那些熬夜磨炼的夜晚,让他比同龄人更早理解“工匠精神”。
实习方法论:撕开行业的“真实面纱”
他以自己在实习期间的经历总结出“三步法”:主动抢任务:别人躲着脏累的车间巡检,他却跟着师傅跑遍每个工位,三个月记下2本故障笔记;用问题倒逼成长:每周整理5个行业困惑向技术主管请教,这些积累让他在长安汽车面试时,被面试官评价为“比应届生更懂行业痛点”;人脉是双向成就:实习时车间主管的一句“这小伙子肯钻研”,成了他职场上胜利的真经。
“站在母校的肩膀上,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行业图景。”正如龚如意在入职感言中所说,那些在新能源学院实训室里熬过的夜、在实训车间磨破的手套、在图书馆啃过的专业书,最终都化作了职场路上的星光。
新生们,你们手中的录取通知书,不仅是一张入场券,更是一份“知识改变行业”的邀约——愿你以学长为镜,在课堂里埋下专业的种子,在实践中浇灌成长的力量,未来某天,也能成为学弟学妹口中“闪闪发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