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深刻阐明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
为帮助学院广大师生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摘登《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中第七部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敬请关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华民族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就不能套用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编辑|范宇蕾(24数媒3班)
责编|郭静丹
审核|张高锋
统筹|史永红 宁春峰
来源|国家民委微信公众号(声明:“三社院 文化旅游与设计创新”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