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融汇创意丨共绘文旅新篇章

2024-03-31  作者:

文旅文创学院发展座谈会

为贯彻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科学谋划文旅文创学院转型发展,促进学院专业建设,3月28日下午,文旅文创学院在行政楼206会议室举行了学院发展座谈会。三门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仰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鸿星,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办主任张世忠,三门峡广播电视台总编室主任高振国,三门峡市文旅集团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邵兴民,三门峡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守堂,三门峡市电视台特约编导马朝龙,三门峡砥柱文旅有限公司负责人郭鑫勇,三门峡砥柱文旅有限公司顾问李艳应邀参加座谈会。学校党委委员薛荣丽,大学生艺术中心主任吴永信,文旅文创学院党总支书记史永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宁春峰及文旅文创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座谈。会议由史永红主持。

薛荣丽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文旅文创学院的创建背景及现状。她指出,学校围绕现代化三门峡建设13561工作布局、“新河文山农”五篇大文章,立足三门峡市丰沛的文旅资源、丰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明实践,发挥高校传承文脉、传播文明、繁荣文化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校地融合、产教融合、校企融合的地方实践。一是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统一。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效国家为追求,以徳技双修为抓手,通过志愿服务、校企合作、公益活动等形式,使学生接受多维度、立体式的学习体验,在实践教学和场域互换中明事理、长本领、肯吃苦、有担当、会做事。二是推动教书育人与文化传播相促进。三门峡市的文化积淀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活水,我们要善于运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来增强“四个自信”,要把三门峡市的发展纳入改革开放的大局中来认识、来宣传、来推介,要有“中国发展看河南、河南发展看三门峡”的自信和笃定,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门峡篇章,以地方文化传播塑造区域发展新形象,以教育力量助力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提升。三是推动艺术创作与服务市场相贯通。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凝练和升华,在教育教学中,既坚持文艺创作的人民性、创新性、时代性,弘扬真善美,唱响主旋律,又注重把仰韶文化、天鹅文化、虢国文化、函谷关关隘文化等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文化符号,实现本地化呈现、市场化运作、产业化转型、品牌化运营、数字化赋能,激活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一池春水”,推动三门峡成为“来者心怡、居者心悦”、可讲可看可留恋可怀念的文旅圣地。

杨鸿星指出,要做到院校与地方相结合,找出契合点和突破口;做到专业和行业相结合,实现作品产品—商品—爆品的转变,要敢想善做,具有二次分创作的灵感和动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员到教员、学员到员工的转变,积极为文旅文创学院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共同致力于三门峡文旅及乡村振兴的发展。

张世忠希望学院发展能守住文化的“本”,提出文化要与旅游相结合;要守住“文”,抓住自己的文。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在本地特色上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打造品牌专业,并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实现创造性发展。

高振国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文旅文创要紧紧围绕地域文化,将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相结合,突出仰韶文化和本地特色。


张守堂说,想做好三门峡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就要融入美丽乡村文化、农耕文化与地域文化等元素。

马朝龙指出,文创产品的发展需要把本地的文化特色转变成品牌推陈出新,利用网络平台加大推广。

邵兴民提出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要支持学校的发展战略,对学生勤工俭学及实习学生优先提供岗位。

李艳希望将学校文创产品的开发与景区形成互动,进而扶持创业计划;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数字文旅景区化建设;希望搭建文旅运营实验室。

会前,与会领导与专家学者首先参观了大学生艺术展览馆、文旅文创学院实训室及学生作品展。

undefined

会上,薛荣丽为各位专家学者颁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书。

最后史永红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会,文旅文创学院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方向,要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认真梳理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与校内外相关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文旅文创业态,共同推动三门峡文旅文创的发展和进步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文旅文创学院

学校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 邮政编码:472000

豫ICP备17023220号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