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2年第一次教研会

发布日期:2022-03-04    浏览次数:

3月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北楼208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研会,院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周新红,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赵润霞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杨秋红主持。

会上,教学科科长赵文波带领全体教师学习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和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2022年度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大提升”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全体教师结合两项教学技能比赛标准,以比赛为契机,反复研究教学文件、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精心打磨参赛作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力争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新突破。

赵润霞要求全体教师要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抓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践行八个相统一”的讲话精神,通过教学技能“大比武”和优质课比赛,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打造思政“金课”,打造思政名师。接着又从内容新、形式新、主线明三方面讲述了如何上好一堂思政课。一是内容新。每节课都要有新知识、新观念、新手段,不断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新鲜感和收获感;二是形式新。上课要因材施教,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化手段,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学生,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主线明。思政课堂上,要时刻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涉及政治敏感的问题要严格按照政策讲、按照要求讲。每位教师都要用自己的初心、耐心、恒心打磨自己的匠心,精益求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主渠道作用。

周新红强调每位思政教师要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敏锐感,要把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关,要正确认识召开教研会的目的意义,并提出五点要求。一、提升认识境界。教研会要从学科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研讨,确立方向,逐步提升。二、注重理论深度。思政课是政治性与学术性、知识性与价值性高度统一的课程。教学方式不能是简单的政治宣传,要做到有高度、有广度、有热度,要用学术支撑政治、以知识承载价值。三、突出实用价值。思政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只是一些抽象概念,而应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需求设计教学环节,针对问题,有的放矢。要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特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四、追求推广价值。教研会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将思政理论课的典型案例、研究成果、成效经验以及优秀思政短视频等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转发,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校办好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五、加强团结协作。教学能力比赛是对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的展示,全体教师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教研室人员要发挥团队精神,提升个人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成为让学生认同、让自己安全、让学校骄傲、让历史铭记的优秀思政教师。

通过本次教研会,全体思政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纷纷表示要把言传和身教有机统一起来,用高尚的品格感召学生,用温暖的情怀感染学生,用精湛的技能塑造学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