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为纪念2020年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不断提高群众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工作,2020年 9月16日,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科研处与教育与艺术学院共同组织开展“保护臭氧层 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新时代生态环境建设志愿服务活动,普及臭氧层知识,加强公众节能减排意识。
在活动中,志愿者们向前来参加的群众介绍了什么是臭氧层、臭氧层的作用、破坏臭氧层的危害,向参加活动的群众发放倡议书100余份,倡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在选购空调、冰箱、冰柜等生活琐事中注意查看制冷剂,发泡剂成分和产品环保标识等,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臭氧层,让我们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行动保护臭氧层。
什么是臭氧层?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臭氧层被破坏有哪些危害?
影响人类健康。臭氧层被破坏后,其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降低,使得人类接受过量紫外线辐射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自身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患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的发病率。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诱发各种眼科疾病,如白内障、角膜肿瘤等。
影响农作物的生产。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减少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同时,过量紫外线辐射还会影响到部分农作物种子的质量,使农作物更易受杂草和病虫害的损害。一项对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臭氧层厚度减少25%,大豆将会减产20%-25%。
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紫外线辐射的增加会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幼体鱼类以及整个水生食物链的破坏。可见,紫外线辐射的增加,对水生生态系统有较大的影响。
如何保护臭氧层?
做保护臭氧层的消费者——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合理处理废旧冰箱、空调等电器,在废弃之前,除去其中的ODS制冷剂。
做保护臭氧层的农民——不用含甲基溴的杀虫剂,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选用适合的替代品,如果还没有使用甲基溴杀虫剂就不要开始使用它。
做保护臭氧层的司机——一定要到具有制冷剂回收设备的维修点维修汽车空调。
做保护臭氧层的制冷维修师——确保维护期间从空调、冰箱或冷柜中回收的制冷剂不会释放到大气中,不使用CFCs制冷剂进行泄漏检测,不使用CFCs制冷剂进行系统冲洗,做好常规检查和修理泄漏。
做保护臭氧层的老师——告诉大家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让大家树立保护臭氧层的意识,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臭氧层的行动中去。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社会公众对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减少使用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意识,激发社会公众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共同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美丽三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