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举办的首届网课观摩交流活动中,我很荣幸代表公共教学部思政教研室《哲学与人生》课的团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网课。此次网课的讲授内容我选取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观,之所以选取这部分知识来讲,我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考虑的:
第一,哲学对于我们的中职生来说,可能觉得它抽象神秘、晦涩难懂,所以“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育效果肯定不好,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应当成为方向;高高在上的授课内容只会“招黑”,找到思想政治与青春人生的结合点,搭乘新技术的潮流快车,才能让同学们“抬起头来”。所以,如何把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通俗易懂的例子融入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中,是我此次授课的考量之一。因此,我深挖教材,吃透重难点,不断思考反复设计修改课件,力争通过抢答、主题讨论、判断等形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尽可能使平淡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浅显易懂。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学生们最难理解也是最难讲的内容应该就是矛盾观了。正如马哲中所说的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说它难懂它也不难懂,要说它难讲也不难讲,关键是如何突破重难点,用学生们能够听懂的语言、能够理解的例子,最好是把与学生密切联系或者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带入到抽象的哲学理论中去,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从而使学生们发出“原来是这样啊!”、“哲学也挺有意思!”的感叹。
第三,思政课更应体现思政特色、时代特色,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2020年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就给我们的师生上了一堂大课,因此,我随时关注时政,从网上搜索了大量有关疫情的新闻,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做出的重要部署中选取了跟矛盾、主次矛盾相关的案例,力求不仅使学生们能够学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制度优势。
此次网课感受最深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团结协作力量大,功夫不负有心人!其实,为了准备这次网课,从公共教学部的各位领导,到思政教研室和这个教学团队的老师们,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大家不遗余力,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这个温暖大家庭带给我的爱与力量!从我第一次试讲,主任们老师们点评,团队老师们磨课修改,到我第二次试讲,再点评再磨课和完善……才使得此次网课呈现了最佳的课堂效果!在我给团队的组长蔡东亚老师微信里说了“我家里没有摄像头”的话后,蔡老师第一时间冒雨给我送来了摄像头,解决了我从不能直播露脸到能露脸的问题;在我第一次试讲结束,张艳丽主任,李黎主任和团队的吴彩霞老师就在第一时间跟我交流沟通,给了我很好的改进建议;在我第二次试讲前,茹风云科长为了使试讲能够顺利进行,及时给我提供技术指导,还组织自己班级的学生都来听课。4月13日上午正式开讲前,陈红彩主任亲临观摩现场给我加油打气;张艳丽主任提前赶到观摩现场,指导我调试直播设备以保证直播顺利进行!李黎主任更是始终带领团队给我提供全力支持为我加油鼓劲!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学习力和行动力的教学团队的默默支持,才使得此次网课呈现出良好的课堂效果!
作为青年教师,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职尽责,再接再厉,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