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
学生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正文
心向阳光,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23-06-12 发布者: 浏览次数:

2000年,“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拉开帷幕。健康节取“5·25”的谐音“我爱我”,意为"关爱自我的心灵成长和健康"。活动的主题是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互助问题,口号为“我爱我——走出心灵的孤岛”,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随后,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学生发出倡议,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个人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特点、性格特征、家庭环境、学校专业和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1.适应障碍

即面对明显的生活和环境变化,产生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焦虑不安、神经过敏、轻度抑郁、自责无助、伴失眠,部分有逃学、游戏成瘾、抽烟、喝酒、斗殴等情况。

2.社交恐惧

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即在社交场合害羞、局促不安,害怕被审视,不敢演讲,回避社交,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社会隔离。

3.焦虑障碍

经常或持续出现过度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惶恐不安;坐立不安、头痛;心慌气短、腹泻、尿频等。

4.抑郁障碍

无明显原因的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易疲劳,自卑、悲观厌世,常有“无用、无助、无望”感,伴有脑力下降、活动少、食欲差、失眠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5.进食障碍

主要包括两类。厌食症患者总觉得自己太胖,害怕发胖,通过节食、过度运动、服用减肥药等,有意造成并维持低体重,可有明显消瘦、发育延迟和内分泌紊乱。

贪食症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发作、冲动性暴食,之后又因怕胖而禁食、过度运动、滥用药物等。

6.强迫症

控制不住地出现一种想法、冲动,如总是怕脏,反复洗手;总担心安全,反复检查门锁门窗;反复回忆,强迫性思考无用的问题。自觉没有必要,但是无法控制,给本人造成很大的痛苦。

7.重性精神障碍

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障碍均可在青壮年起病。躁狂表现为过分高兴或易激惹、话多、言语夸大、想干大事、忙碌不停等,但多虎头蛇尾;睡眠少、性欲食欲亢进,部分伴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壮年起病,表现形式多样,通常有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做到这五点可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01规律作息

规律作息除了保证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和大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建议早睡早起,每日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02远离烟酒

长时间吸烟或饮酒对情绪有破坏作用,严重时会形成烟瘾或酒瘾,正常的脑功能也会受到破坏。

可能有些人会问,偶尔吸烟饮酒是不是没关系?比如“以酒助眠”“小酌怡情”?这些理解是错误的。目前研究发现,吸烟饮酒是不良的减压方法,对身心健康毫无益处,饮酒带来的睡眠也不是正常健康的睡眠。

03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可以拓宽生活的宽度,也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帮助表达自我。研究发现,拥有个人兴趣爱好的人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

04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调节情绪的第一步是学着察觉自己的感受,明白情绪没有对错,逐渐了解感受背后的想法、需求与期待。

学着探索适合自己的良性减压方法,帮助我们缓冲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弹性力。推荐的减压方法有不同种类的运动,例如,接触大自然,艺术活动(如绘画、唱歌等)、阅读、写作、冥想等。

05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研究发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对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大学时期,我们经常要面临很多相处的问题。比如,如何和不在身边的父母相处?如何和亲密的爱人相处?如何和朋友相处?如何和自己相处?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促进自身健康。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

学校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 邮政编码:472000

豫ICP备17023220号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