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
学生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正文
心理健康靠锻炼,锻炼心理健康有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16 发布者: 浏览次数:

一、练感受幸福

什么是幸福?

我们似乎很难对幸福有一个清楚而全面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美好感受,种愉悦的人生状态。

如果花一点时间去思考“我该如何获取幸福?会让我们离幸福更近一些。如果试着有意识地练习感受幸福,我们也会离幸福更近一些。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练习感受幸福。

1.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以下是一些培养积极人际关系的建议:

真诚和尊重:与他人交往时,真诚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努力倾听他们的想法。

要建立信任:需要与他人保持一致建立信任:并遵守承诺。信任需要时间来建立,但也可以因小小的行动而破裂。在困难时期与他人保持沟通并展示诚信和责任感,可以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

接受多样性:与不同背景、性格和兴趣的人交往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尝试从他人的背景和经历中理解对方的观点。

给予支持:当我们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时,我们会感到更有价值和有意义。

2.培养意义感

培养意义感需要我们寻找自己的目的和价值关注成长,并接受挑战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

首先,需要思考自己擅长什么,喜欢做什么,对什么感到兴奋和热情,然后根据自己的技能相结合,制定一个目标并朝着它迈进。

其次,在迈进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放下杂念,心无旁骛,适当接受一些挑战,促进自己的潜能转化为现实技能。当目标实现时我们会感到更加有动力和自我价值感。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与他人建立联系可以带给我们意义感。当我们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经历、想法和感受时,我们会感到更加亲近和有意义。同时,帮助他人也有利于带给自己意义感。

3.培养感恩心态

积极心理学家发现,不幸福的人和幸福的人身边都有许多积极的事情发生,但两者的差别是,在美好的事情发生时,幸福的人有意识地欢迎这些时刻并心怀感恩。而不幸福的人很少在意到这些时刻。

培养感恩心态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细细地在内心回味此时此刻的美好,仿佛在品一杯茶,茶香四溢,沁润心田;或者邀请正在身旁的好友,一起谈论此时此刻的感觉,在交谈中从不同的视角领略美好;或者拍下照片,分享给远方的家人、朋友,甚至可以发一条朋友圈,分享生活的美好;如果你愿意,你还可以为美好写一篇日记、作一首诗、编一首曲、制作一条视频,以艺术的载体珍视美好。

幸福的人不过比不幸福的人更懂得善待美好、感恩美好。

二、练性格优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优势,每个人的性格优势都代表着自己独特的潜能。性格优势是你内在的、正面的品质,比如勇气、好奇心或感恩。它们就像你心理健康的“肌肉”,需要不断锻炼以保持强壮。

1.如何发现你的性格优势

想象你是一个矿工,在寻找宝石的过程中,你需要一张地图和一把铲子。这里,地图可以是科学验证的心理评估工具,而铲子则是你的自我观察和反思。

2.怎样锻炼你的性格优势?

认识自己:首先,通过心理评估了解自己的优势。

实际应用:找到在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中运用这些优势的机会。

反馈与调整:观察运用优势后的效果,是不是感觉更加快乐和有成就感?如果是,继续保持;如果不是,思考如何调整。

3.锻炼性格优势的工具箱

请想象有一个工具箱,这个工具箱里有5种特别有用的工具,分别能帮助你锻炼不同的性格优势。

“创造力”的锻炼工具:

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或方式做一件艺术作品遇到问题时,列出至少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好奇心”的锻炼工具:

每周挑选一个你不熟悉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日常生活中,对新事物或不熟悉的领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思维开放性”的锻炼工具:

在听到一个观点或看到一个证据后,尝试找出支持和反驳这一观点的理由。

在做决策或下结论前,确保你已经考虑了所有相关的信息和角度。

“好学”的锻炼工具:

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学习一门新语言或项新技能,并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花一些时间阅读或观看教育内容。

“洞察力”的锻炼工具:

在面对复杂或困难的情况时,花时间深思熟虑,而不是合促作出决定。练习给朋友或家人提供建设性和有洞察力的建议。

三、练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并且具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

1.坚持运动,保持活力

我们在做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内啡肽不仅具有止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因此被称为“快乐激素”。同时,运动还可以起到改善睡眠、提升自信心的作用。

然而,许多同学刚开始运动时,都难以体会运动带来的情绪改善,其实,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心理状态就会得到显著改善。

每周运动三到五天,每天运动30分钟以上,效果更好哦!

2.合理作息,良好睡眠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很多精神心理疾病都跟睡眠有关。

睡不好,既是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也是这些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养成以下好习惯,可以改善睡眠:

(1)睡前放松自己,可以在上床前热水泡泡脚、听听音乐;

(2)注意饮食,睡前6小时内不喝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3)不要养成在床上办公、看书报、电视或吃东西的习惯;

(4)早起是对付夜间失眠的有效方法,即便睡得不好,也坚持早起,不要赖床;

(5)日间睡眠适度,午休时间以30分钟为宜。

3.消除病耻,科学看待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国内有16.57%的人一生中至少罹患一次精神疾病,其中焦虑障碍、心境障碍最为常见。

精神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结合而康复,应该科学看待疾病,消除病耻感及对药物的偏见。

及时治疗、严格遵医嘱服药能够减轻疾病慢性化造成的功能损害,并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四、练积极应对

只要有应对的能力,困难就不再是困难。当我们遇到学习、人际等问题和压力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助,但其实这些都是练就积极应对能力的好时机。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1.转变视角
当我们面对困扰时,不妨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从而更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法。例如,在人际上遇到困难时,可以尝试从某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长辈或朋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找到突破口。

2.调节思维

不良的思维导致过多的负面情绪,例如灾难化的思维让人过度焦虑、苛责自我的思维让人陷入沮丧、非黑即白的思维让人愤愤不平……然而,思维是可以改变的,心随念转,当我们转变认知,心境就会随之改变。

3.主动求助

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光靠自己是难以走出心理困境的,请记住,求助是勇者的表现。我们可以向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寻求心理咨询等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

学校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学府路 邮政编码:472000

豫ICP备17023220号 豫公网安备 411202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