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自己是浪漫人生的起点
不需要等待生命的完美与如意
不需要强求他人的关切与同情
请坚定地告诉自己
我是被尊重、被肯定、被珍惜的
“我”爱我
从心开始爱自己
请听学院心理咨询师王燕老师带来的心理健康小知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和大家交流,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我最常接收到的提问就是:老师,什么是心理健康?我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心理有问题该怎么办?
想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把相关概念区分清楚,把它们之间的联系梳理通顺。关于心理健康,我们要澄清的概念是:心理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
其实心理健康与心理正常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都是相对的。人的心理活动,就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都有正反两个方面,通常我们将心理活动分为正常和异常(不正常)两个方面。
正常心理是指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在正常心理中,根据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同又分为心理健康和不健康。异常心理则是指心理功能遭到破坏,有典型的精神障碍症状,比如变态人格、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等。
如何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判断标准。对于非心理学专业人员来说,只能依据日常生活的经验。尽管这种做法不太科学,但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这种区分方法简便易行,大家可以试试。1.是否有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是否有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3.是否能够完整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角色。4.是否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表明心理是正常的;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心理正常不正常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有病”或是“没病”,而心理“健康不健康”则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用来讨论正常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换句话说,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都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不健康不一定就是有病。所以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心理不健康状态,只要心理功能没有遭到破坏,没有出现“精神障碍”的症状,都属于“正常心理”的范畴,只是“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不同而已。即使是心理不健康,也不是心理不正常,只是心理健康的水平低于一般人群。
总之,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如果这种动态平衡过程被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的激烈变化打破,那心理活动就有可能偏离健康而变成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这时,就是心理不健康了,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起到负面作用,就需要进行自我心理保健或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是请大家相信:心理不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失衡的过程,只要及时进行调整,平衡是可以再一次得到恢复,重获心理健康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耐心聆听。
爱自己
其实很简单
梦想重要,开心也重要
你要好好地爱自己
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
如果大家平时有什么心理上的小问题
记得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哦
也欢迎来找学院的心理老师咨询
最后的最后
一起在心中大声宣读《心理健康公约》吧
1、我愿意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做好眼前事情,珍惜身边人。
2、我学习接纳自己不同的性格侧面, 接纳别人与我不同, I am what I am, 我们同样精彩。
3、我学习向别人敞开心扉,以一生的时间学习如何去爱,如何付出真情,成为一个可以给别人带来温馨和快乐的人。
4、即使在我的生命中发生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我也坚信一切都会过去,而那逝去的将成为未来成长的资源。
5、我相信在最低谷中孕育着改变的能量,在尘埃中滋养着最绚烂的花朵,是危难督促我们思考和改变,而改变带来机会。
6、即使我不确定是对是错,至少我知道自己正在成长。
7、任何时候,我都明白我不能完全控制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但我至少可以选择如何应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