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转账就不被骗?你对电诈的认识还停留
在“还珠格格”年代!
“我晓得如何防止被骗,只要不转账就行了撒!”公安机关在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时,经常会听到群众反馈,说他们知道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诀窍就是“不转账”。
“不转账”是防范大部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核心要领,一提到电信网络诈骗,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不转账”,证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已经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我们在对被骗群众进行回访时了解到,不少群众恰恰就是自以为掌握了防电诈诀窍,就拒绝接受反电诈宣传,拒绝学习防电诈知识。要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骗术也在更新换代,防骗知识库就需要随之更新,仅仅知道“不转账”是不够的。
“防电诈不能当‘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决定会不会被骗的不是你掌握了多少防骗知识,而是遗漏的哪些要点。”正如一位被骗者所说,切不可将“不转账”当作防骗唯一口诀。
今天
我们列举发生在“5.1”假期的典型案例
总结三种高发的、常见的
“不转账也会被诈骗”的骗术
和家人一起看看吧
01
骗取“验证码”行骗
2024年05月02日,王某报警称其接到+86131****8591 的电话,对方称是腾讯客服,说王某微信上百万保障到期,问他是否需要缴费续保,王某表示不需要,对方又称需王某协助取消,并让王某下载 APP “云服务”。王某下载后对方给其房间号语音教他操作,对方让王某打开银行 APP 并点击设置里面的一项东西,后收到验证码,王某向对方说了验证码后又收到验证码,对方让王某在手机银行输入该验证码,后便收到短信显示自己在转账,王某询问对方,对方告诉他是正常操作,数字都是虚拟的,不是真在转账,并向王某提供工作证。王某以为对方说的是真的,也没去查看,后又把收到的验证码告诉对方,短信显示自己的银行卡又在转账,他便去手机银行查看,发现钱少了,其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温馨提醒: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个人验证码,在网上银行交易中,验证码就等于密码,告诉骗子验证码就等于告诉骗子银行卡密码!
02
利用“分享屏幕”功能行骗
2024年05月02日雷某报警称,一个陌生号码通过 FaceTime给他打来视频电话,对方自称是腾讯微保的工作人员,称雷某有一份保单马上到期了,如不暂停就会继续扣费,一个月扣费2000元,问雷某需不需要取消,雷某回答需要。对方便在 FaceTime 视频通话中给雷某开启屏幕共享,让他打开支付宝,随后对方给他一个支付宝账号让雷某登陆对方提供的支付宝账号,他登录这个支付宝账号就出现了一个转账界面,雷某就问对方怎么是转账,对方称支付宝是别人的,不用担心,雷某信以为真,按照指示操作转账,对方称还没有关闭,过一会儿有几个验证码让雷某提供给对方,雷某名下的银行卡上的钱就被扣走了,随即感觉被骗遂报警。
温馨提醒:如果打开“分享屏幕”功能,就是将电脑或手机屏幕分享给对方,对方可以看到您屏幕上的所有信息。你登入手机银行账户输入信息,弹框短信、验证码、APP推送信息对方便可以一览无余。骗子可在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钱转走。甚至还可以利用您的信息在网贷平台申请贷款再全部转走。
03
诱骗去网贷平台贷款行骗
2024年5月2日,徐某通过网上找贷款业务,并在苹果手机软件下载一共名为“小赢*贷”APP,他下载注册进入后有人添加他的微信号,并给他发了一个二维码链接。他识别进入名为“平安*惠”网页后有客服与他聊天,客服说放贷款需满足银联要求“下款账户中有贷款额度的 20%资金在账户内”,他就向对方给的银行卡转账3笔,他转账后又使用本人支付宝扫码支付两笔,对方向他发了一张图片称徐某个人综合评分流水不达标还需继续转账,他意识被骗遂报警。
温馨提醒:看似没转账,口袋里的资金很安全,但是你在网上贷的钱借的钱都已经被骗子骗走,而借贷业务的操作人是你,钱需要你偿还。